2010年7月12日 星期一
Vietnam Airlines VS. Air France on CDG route
對航空迷來說,能夠體驗各種機型的航程狀況,以及各家航空公司的專業服務,甚至從中比較國與國之間的文化差異,實在是每一趟飛行最吸引人之處。但是比較起地面上的交通運輸,飛機的票價高昂,而且在航空公司的考量下,不同的航線都配有特定的機型進行服務,實在很少有機會能夠利用一趟航程就能體驗多種的飛行服務。其實,還是有辦法在一趟旅程中就能搭乘到不同的機型與享受各國的機艙服務。真的有可能嗎?是的!隨著航空業者彼此的結盟合作,航空迷能夠透過共享班號(Code Share)這樣的政策而能省下多餘的機票錢,還可一次搭到各種機型,享受到各家航空公司的服務。聽來很吸引人吧?
此趟航程我所利用的航線為去程由胡志明市前往巴黎;回程從巴黎返回河內。由於台灣與越南之間的交通頻繁,且航程較短,因此本文以越南航空與法國航空的聯營航線(胡志明市-巴黎-河內)為例,為大家報導兩家公司所使用的機型、地勤與機艙服務,順便感受兩國的魅力與聯營政策對航空迷的吸引力。
聯營背景
越南與法國之間有著深厚的歷史淵源,即使越南今日已經脫離法國的殖民統治,但兩國之間的文化交流與商業貿易在當時早已打下基礎。許多的越南移民固定往返於兩國之間,而越南豐沛的旅遊資源與投資環境同樣吸引大批的法國人前往觀光或考察。在這樣的背景下,越、法間的客貨運需求逐年成長,兩家國籍航空也開始尋求合作以創造雙贏局面。過去都是由越南航空與法國航空各自經營越、法間的航線,真正的聯營時機則是在2004年二月二十日,兩家公司正式簽署聯營協定,於同年的三月二十八日正式以共享班號的方式雙向經營。
共享班號對兩家公司有什麼好處呢?以胡志明市到巴黎為例,越航從本身的每週四班加上法航的每週三班,就變成每天都有航班前往巴黎!再看巴黎到河內,法航每週兩班加上越航每週三班,對法航來說等於增加三個爭取客源的班次!這種合作模式不但為兩家公司創造更多的商業契機,還能節省企業成本。對於旅客來說,可供選擇的搭乘日期與起飛時段跟著變多。而對航空迷來說,可以趁此機會一次享受到兩款機型,還能感受東西方不同的機艙服務,真是身為航空迷的一大樂事!
從胡志明市到巴黎
經過三個小時的飛行,從台灣來的班機準時的在當地時間九點四十分降落在胡志明國際機場。我將在這兒等上十一個小時的轉機時間,才能銜接夜間起飛前往巴黎的越航VN533(即法航AF175)班機。
辦理轉機手續之後,我找到了越航的貴賓室。幸好有事先申請使用貴賓室,不然漫長的轉機時間還真難打發。貴賓室有自助式的食物吧,供應麵食、飲料調酒與新鮮水果。到了黃昏的時候,我甚至使用了淋浴設備,一洗等待轉機的疲憊。
胡志明機場並不算大,但登機檢查處背後就是一大片的落地窗,可以清楚的看到空橋與飛機。我利用這段時間好好的觀察一下,發現當天由胡志明飛回台北的長榮班機使用的是B747機型!這著實讓我驚訝了一下,因為通常此航線不會使用超過三百人座的機型。由於角度關係,看不出是否為客貨兩用機。如果是固定班表而非臨時調派,且用客運機,那可以想像台灣與越南間的客運需求量有多大了。
晚間十點開始進行登機手續,安全檢查執行得非常嚴格,乘客不分國籍都必須脫鞋檢查。這班VN533使用B777-200ER飛航,而這種暱稱為「三七」(Triple Seven)的機型也是越航目前最新,同時也是載客量最高的機種。走進機艙,不愧是越航的主力宣傳機種,內部的裝潢比起兩年前我搭乘的B767顯得更為舒服,而每個座椅都配有個人視聽系統。女空服身著暗紅色傳統服飾(ao dai),男空服則以白色長袖襯衫搭配黑色西裝褲,並配上黑色絲質鈕釦背心與一貫的紅色系領帶。我選擇的座位是逃生口旁的45C,純粹是想要更多的足部伸展空間,但這個位置也讓我能夠近距離的觀察空服員。
十一點零五分,飛機緩緩滑向跑道,幾分鐘後正式起飛,夜色與雲霧很快的籠罩整個胡志明市。由於是夜航,加上轉機時間過長,好好的享用一頓晚餐是我此刻最期盼的事情。我對越南航空的餐飲一向很有信心,不只是因為食材與中式料理相近,而且加熱之後還能保有美味。果然,我點的糖醋魚蒸飯讓我胃口大開,而甜點越式香蕉軟糕嘗起來鬆軟不膩,還能品味到濃郁的香蕉泥。
空服員收餐之後,我開始把玩視聽系統,雖然機上提供了最熱門的電影與多種音樂選擇,但美中不足的是我座位上的操控按鈕偶爾出錯,無法執行該有的動作。還是睡個覺好了!越航的毛毯是我搭乘過的航空公司中非常欣賞的,顏色是幽雅的淡藍色,不但質地舒適,而且攤開來的面積可從胸口到達足部,很適合像我這樣身高179公分的旅客。我把小枕頭當作腰墊,向空服員再索取一個毛毯當枕頭時,她還是笑臉可掬的替我找到了多餘的毛毯。空服員熱忱的服務態度馬上扭轉了我對視聽系統的出錯印象。
昏昏沈沈的睡了幾小時,班機已經飛抵到歐陸上空,距離巴黎戴高樂機場還有兩個小時半左右。窗外的雲層已經出現變化,從深藍漸漸轉為淡藍,此時的巴黎還在睡夢中呢!而空服員也開始分送飲料,接著是早餐服務。我選了混合著香菇與魚塊做成的煎蛋,口中喝著香醇的咖啡,耳機傳來的是莫札特小提琴奏鳴曲,這真是高空中的幸福進行曲啊!
班機開始進場動作時,此時就不能使用個人視聽系統。我盯著前方電視的即時影像(air show)看著進場畫面,先是一片褐黃的草地,很快的就是筆直的跑道,機身高度離跑道逐漸拉近,而累積在跑道上的輪胎擦痕更是清晰可見。我們完美的降落在戴高樂機場,當飛機停妥之後,時間為清晨六點十五分,比預定的時間早了半小時。這趟愉快的空中旅行就像越航的企業形象「金蓮盛開」一樣,我享受了貼心與專業並重的服務。這也讓我對回程所要搭乘的法國航空開始好奇起來,究竟萬里晴空上的法式風情是怎麼樣的呢?
從巴黎到河內
時間是中午十二點半,旅客開始在戴高樂2C航廈陸續等待登機。早就知道戴高樂機場的面積廣大,從一趟接駁巴士足足開了快十五分鐘,繞了好幾個航廈,才將我們載到法航AF152(即越航VN538)班次的所在位置可以得到驗證。就是這一架空中巴士A340-300,將要帶著各國旅客飛往河內。
筆者踏上登機階梯時近距離看著此架飛機,第一個想到的形容詞就是「修長」。不僅外觀如此,從最靠近機鼻的登機口望向機艙內部,感覺看起來就像一條無盡的道路持續延伸下去。筆者的位置是45B,從頭等艙、商務艙一路走到經濟艙,看著座位從大變小、從皮椅到毛絨椅,心情頓時波濤洶湧,多希望自己有天至少能搭乘法航享譽民航界的商務艙。雖然目前夢想尚未成真,但經濟艙同樣帶給我無限驚喜!座椅採用藍色系椅背套,搭配紅藍白色系的髮墊,讓經濟艙顯的活潑盎然。入座之後,原本以為這次不像搭乘越航能坐在逃生門邊,雙腳將會擁擠不堪,沒想到我一路上還是安安穩穩的!制服設計來說,男空服身著短袖襯衫,女空服方面就筆者所見共有三種深藍色套裝,第一種為鑲白領白袖口、第二種為全藍兩件式設計、第三種為披上領巾。
班機於兩點零五分駛入跑道起飛,半小時左右之後組員開始分送簡易過夜包以及飲料服務。主餐可選烤雞肉或豆豉魚塊飯。筆者吃的是米飯,沒想到在高空中還能享受熟悉的米食,實在是令人感動。
這班飛機上的孩童乘客顯然很多,空服員會主動提供玩具組。此外,我注意到無成人陪伴的越南孩童甚多,越籍空譯員會不時的看看小乘客有什麼需求。空譯員的角色在此班航程中除了廣播、協助表格填寫之外,最大的角色便是擔任溝通的橋樑。例如,有位越南老先生不擅英、法語,法籍空服員便會請求空譯員的支援,而空譯員在航程中也會特別注意該名乘客的需求。
返回越南的班機比去程所需時間還短,這趟飛行共計十一小時三十分。當班機飛行在越南北部山區時,座艙長廣播請乘客豎直椅背準備降落。清晨六點五十五分,班機準時抵達河內國際機場。乘客陸續步出機艙,法籍空服員請我身旁的越南小弟留步,因為他年僅十四歲,空服員會陪同出關。聽這小弟說,他父母並沒有申請藍色星球服務(planète bleue,法航為無成人陪同的孩童設計的服務,需事前申請),但空服員注意到他的狀況。由此可見法航的服務非常細心呢!法國航空的企業標語是「讓空中成為地球上最好的地方」,經過這一次的飛行,我相信法航已經做到了!
看完兩段航程的精彩報導,是不是很想知道究竟有什麼相同或相異之處呢?筆者歸納了機型與服務兩大重點,為讀者分析越航與法航在聯營航線上各自施展的魅力!
使用機型
先來看看讀者最感興趣的機型介紹,越航採用波音777-200ER往返越、法航線,此款機型是越航目前載客量最大的。事實上,越航目前現有的「三七」客機有兩種區別,一種是B777-26KER,座位數是338席(二艙等,商務艙32席、經濟艙302席);另一種是B777-2Q8ER,座位數307席(三艙等,商務艙25席、豪華經濟艙54席、經濟艙228席),筆者所搭乘的就是這一款。過去越航使用B767營運巴黎航點的時候,座位數為221席,且中停杜拜。改用三七客機後,不但載客數增加了86席,而且是直飛歐洲。
在座位配置方面,商務艙為2-3-2,豪華經濟艙與經濟艙同樣都是3-3-3的佈局。這樣的分配就B777-200來說算是人性化的設計了,就筆者所知,有些亞洲籍的航空公司甚至有3-4-3的分配,可想而知會多擁擠了。再來看座椅舒適度,雖然筆者沒有測量寬度,但兩肘與肩膀在十二個小時的飛行後沒有任何不適。座椅的用色搭配橄欖綠讓機艙顯得充滿溫馨的感覺。尤其是淡藍色的毛毯更是亮眼的配色。
法航則是使用空中巴士A340-300飛航越南,而此機隊又區分為252席與272席兩種。筆者搭乘的是252席的機型,頭等艙(6席)與商務艙(42席)的座位皆為2-2-2配置,經濟艙(204席)則是以2-4-2分佈。這樣的設計就如同空中巴士推出A340時所訴求的讓靠窗旅客在進出走道時更為便利,以避免打擾鄰座乘客。法航將經濟艙定名為「節奏」(tempo),座椅用色的確也很符合這種律動感:運用藍色作為座椅主色,搭配亮橘色的毛毯與枕頭作為搭配色,不但不突兀,反而讓旅客有視覺上的刺激,是很成功的作法。
餐飲
餐飲往往是旅客對一家航空公司的重要印象來源,現在就來看看兩家分別代表東、西方飲食文化的航空公司,在越法航線上為旅客端出什麼菜色!
先從基本的菜單設計來看,越航經濟艙的菜單是一份四頁,分別以三種語言(越、法、英)介紹提供於胡志明-巴黎-胡志明 / 河內往返的晚餐、早餐與午餐。封面設計是淡雅的水墨畫,很有中國繪畫中的「留白」意象。法航經濟艙則是以一張簡單的對開折頁做為菜單,同樣也有三種語言說明。封面以實物攝影為底,內裡只介紹一次餐點的內容,並無早餐介紹。最特別之處是封底,是將版面提供給貨運公司作廣告。
再來看看兩家的主餐,當天越航往巴黎的晚餐有糖醋魚塊飯和豬排蛋黃麵兩種主菜,就我所點的餐再比對鄰座乘客的餐,雖然蛋黃麵比較偏向於西式料理,但基本上兩種主菜還是屬於東方式的味道。從菜單說明來看,無論是豬肉還是蔬菜均有註明為中式風味(Chinese Style),比較能夠感受越南味的大概就是沾有酸酸甜甜魚露的越式沙拉,以及甜點香蕉軟糕。在返回胡志明市的午餐,則請戴高樂機場的空廚設計了勃艮地牛肉作為主菜之一,這就是典型的西式料理了。
法航往河內的午餐,當天的選擇有馬鈴薯烤雞肉和豆豉魚塊飯,很明顯的一東一西式的選擇。可惜送餐時沒有雞肉了,後半段的旅客都只能選魚塊飯,我沒機會比較兩種菜色。法航的飲料服務對於不常以酒配餐的東方旅客來說是個新奇的體驗,我選了魚肉,想喝點酒入味,順便看看以酒聞名的法國在天空是否依然享有盛名。不似越航是以空服員來回探詢斟酒,法航空服員則是直接提供一瓶裝的白酒,讓旅客在進餐時自行添加。雖然只是迷你瓶裝,但直接給你一瓶酒的「豪氣」就夠令人印象深刻了。
長程線通常通常會供應兩餐,如果用過正餐還吃不飽,兩家公司同樣都提供泡麵與三明治當宵夜。而法航更提供哈根達司牌的冰棒,可是數量有限,往往供不應求。早餐部分差異很大,法航只有一種選擇,一律都是起司、火腿配麵包。幸好還有熱咖啡,不然只有冷盤料理當早餐對東方乘客來說還真是不習慣,筆者鄰座的越南乘客大概都以越南河粉當早餐,他就顯得沒多大胃口。相對來說,越航則提供兩種選擇,而且都是熱食,很符合亞洲旅客的習慣。
機艙服務
雖然現今各主要航空公司的歐亞線服務流程都大同小異,但從細微處還是可以各見巧思。現在就從踏進機艙開始,看看越航與法航帶給我們什麼驚喜。
先聽聽登機音樂吧!越航是選播西洋抒情歌來迎賓,夜間登機時聽到席玲迪翁的情歌感覺還蠻舒服的。法航在音樂方面非常具有巧思,因為其登機音樂可是特別聘請作曲家為法航量身訂作的!今年七月份的法航機艙雜誌並專文介紹了該名作曲者及其創作理念。我注意聆聽登機曲的風格,是將現在很流行的沙發音樂與新世紀音樂兩者融合在一起,初聽時很慵懶,但接著會有動感的氣氛。
旅客就坐後,越航空服員逐一遞送溫毛巾並推送書報車。法航則無此兩項流程。由於是長程線,即使是經濟艙還是可以取得簡易過夜用品。越航是由空服員發送,法航是一人一份迷你過夜包(travel kit),內有耳機、耳塞、眼罩等物品,雖然都是基本用品但很讓經濟艙旅客倍感窩心。越航的毛毯無論在長度與材質都很討喜,法航毛毯則用色鮮豔,並會繡上大大的法航字樣。
用餐之後,洗手間常常是大排長龍。先來看看越航的廁所,內有鮮花妝點,更有乳液、化妝水與古龍水,以及衛生棉、刮鬍刀與簡易牙刷供旅客使用,是非常貼心的如廁空間。法航廁所實施極簡主義,洗手台上有一瓶洗手乳。
娛樂設備早已成為航空公司致力提升的機艙服務之一,新購機如果沒有加裝視聽系統,就好像差人一等。越航與法航在越法航線所使用的機型都配有個人電視,而提供的內容便是各顯神通囉!越航將視聽指南與機艙雜誌分開,讓旅客可以按圖索引。法航則是將播映節目列表於機艙雜誌後頁。內容方面,由於法航航點較多,為了服務眾多國籍的旅客,因此在音樂風格的選擇上比越航多,例如非洲音樂頻道對筆者而言就很新奇。電影頻道則是不分軒輊,播映的都是最熱門的電影。越航特殊之處則是加裝了空中秀(air show)頻道,讓旅客可以欣賞極具臨場感的起飛與降落,而法航此次航程雖有此頻道,但卻沒有發揮應有的功能。雖然兩家的視聽系統都很對旅客的味,但是筆者座位上的娛樂系統都會「秀斗」,越航是按鈕失效;法航是唱片跳針,只剩東洋頻道可聽,結果一路上都是宇多田、濱崎步…。
長程線最需要水分補充了,越航會在空廚先準備好果汁與礦泉水之外,也會不定時的在走道上分送果汁。法航則是在逃生門擺上飲料車當作簡易酒吧,提供自助式服務。
空服員
能夠遇上專業又熱忱的空服員是影響飛行是否舒適的關鍵之一,筆者很幸運的在來回航程中都能夠享受兩家公司的貼心服務。就此次航程筆者所接觸的機組人員來說,越航的空服員的服務風格屬於溫柔敦厚,是內蘊的;法航屬於開朗熱情,是外放的。
以迎賓帶位來說,越航組員善用淺淺微笑向乘客示意,用眼神探詢你是否需要帶位。法航組員則慣用大角度的笑容,且用語言來強調他們的待客之道,例如不管你是否需要帶位,都先給乘客一聲「你好」(Bonjour),如果看你眼睛在瞄座位編號時,就會走過來看你的登機證。
筆者個人研判,文化差異與語言慣性讓兩國空服員有不同的服務表情。就以打招呼來說,越航組員的淺淺笑容通常是看到雙唇拉成一條線,因此看不太到門牙。若從法語的‘Bonjour’ (你好)來看法航組員的笑容,其結尾音 ‘-jour’必須將雙唇向左右拉,這樣一來便會牽動嘴角肌肉,笑容面積也就跟著拉大。再看 “Merci” (謝謝),其結尾音 ‘-ci’更是得將嘴角拉到極致!
在法航班機上,有一位個人特色非常鮮明的空服員服務於筆者的座位區,由於她的服務態度是筆者過去所搭乘的外籍航空未曾遇過的,也打破許多人以為歐籍空服員對亞洲旅客冷冰冰的刻板印象。迎賓時她非常主動的解釋我的座位,送餐時喜歡與乘客聊天,例如我前座的旅客只要礦泉水,她會開玩笑的說「只要水嗎?不來點紅酒、白酒?這樣配很好喝的」;我用法語點了咖啡,她說「你會說法語囉?不錯喔,很好聽喔」,我表示只會一點點兒,她說「一點點兒?很棒很棒,會說一點點兒法語」。這種互動在筆者多次的飛行經驗來說是很新鮮的。但是,當主菜只剩一種選擇時,她又完全只用法語對所有乘客解釋,筆者還來不及意會,她就已經直接將餐盤擺在面前了。更鮮的是送早餐時,她帶著框架眼鏡服務;準備落地時,廚房更傳來她和同事聊天時停不住的笑聲。簡單來說,該名空服員帶給筆者的感覺是「我放鬆,但是我依然專業」。
說到專業訓練,從一些細微處可以看出兩家組員都非常細心且訓練有素。例如在登機時,越航空服員看筆者將肩背式的攝影背包放在座位下,便提醒我必須先放在置物箱,飛行平穩後才可取出。雖然自己覺得這個體積甚小的攝影包可以放在座位下,但我非常喜歡她的專業堅持與和善的態度,因此二話不說馬上配合她。回程時,筆者先向法航空服員打聲招呼,表示想在航程中使用數位相機,他回答除了起飛與降落外可以使用,但是請給他一點時間,讓他去向機長報備。滑向跑道時,該名空服員過來向我轉達已獲得機長的許可。沒想到他還記得我的請求!
外語服務上,越航並未配置空中翻譯員,重要廣播都是由會法語的空服員進行法語廣播;法航則配有越語空譯員,身著鵝黃套裝以示區別。法航這幾年積極拓展亞洲市場,在空中雜誌特別專文說明該公司的「亞洲政策」,包括航班增加,招募多名日籍空服員與亞洲籍的空譯員,設計多款亞洲菜單等等。
若以花來比喻,越航組員就好比其企業形像「蓮花」一般優雅有禮;法航組員就像太陽花一樣要讓乘客感受到最熱情的服務。
善用聯營,充實旅程
看完了此次的航線特報,是否感受到兩個國家的服務文化與兩款飛機的魅力?事實上,台、越段同樣是由中華航空與越南航空合作聯營,若加上台越航段,我這趟旅程還搭乘了A320與B738兩款飛機!現今國籍航空也與眾多外籍航空進行聯營航線,讀者可以善用航線,不但在高空有國籍航空提供家鄉的味道,還能體驗外籍航空的風格,而且搭乘不同的機型,實在是一舉兩得!
訂閱:
文章 (Atom)